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5日 12138瀏覽
人工智能技術正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主流,而在這一領域,中國正快速進步。在人工智能相關項目上,中國投入了相當于歐美6倍的資金,這使得中國正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玩家,距離美國也只有一步之遙。
報道美媒報道,德國人工智能專家師澤仁在德國完成了有關自主機器人的博士后研究,按理來說,接下來他應該會去人工智能研究比較領先和成熟的歐洲或美國,但他沒有,他去了中國。“在其他地方,你建不了我這樣的實驗室。”師澤仁說。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27日報道,科技領域的力量平衡正在發生改變。中國多年來一直羨慕地看著西方發明驅動這個數字時代的軟件與芯片,如今,它也成了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重要玩家——有人認為這或許會是未來最重要的技術。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距離美國只有一步之遙。
報道稱,中國計劃利用這項技術預測犯罪行為、協助發放貸款以及通過無所不在的閉路攝像頭緩解交通堵塞,與此同時正在投入大筆資金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在之前幾十億美元投資的基礎上,中國又在為一個數十億美元的新計劃做準備,這些資金將用來資助登月項目、創業公司和學術研究,目標都是增強中國的人工智能能力。
在中國加大投資的同時,美國卻在削減開支。上周,特朗普政府發布了一份預算案,將削減一直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支持的多個政府機構的資金。
對師澤仁來說,錢很重要。他在這里拿到的撥款是在歐洲或美國的六倍多。這讓他有機會搭建起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有助手、技術員和一群博士生。
“對助理教授來說,拿到這么多資金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說。“美國和歐洲的研究資金在縮水,但中國的明顯在增加。”
報道稱,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努力大多是和平的,但它的實力和決心已經在美國國防界引發擔憂。美國國防部發現,中國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美國的人工智能公司——有些曾有望致力于未來的武器系統。
要量化中國的投入十分困難,因為很少透露這方面的信息,但專家們表示,其額度將非??捎^。無數個省份和城市都在投入幾十億美元研發機器人,其中一部分資金可能會流向人工智能研究。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預算案則會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所謂智能系統上的開支減少10%,降至1.75億美元。其他領域的研究與開發預算也會減少,盡管預算案的確呼吁在國防研究和一些超級計算上加大開支。這些削減將帶來很大的影響,使更多的研發向谷歌和Facebook等私營企業轉移。
“上屆政府是在為一個有人工智能的未來做準備。”美國人工智能協會主席蘇巴拉奧·坎布哈姆帕蒂說。“他們當時有討論加強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F在,我們非但不增加,反而受到極大的影響。”
報道稱,中國的資金并不一定能轉化為優勢。政府自上而下的運作方式、缺乏透明度的官僚機構以及信息囤積的做法,都可能會阻礙研究過程,但中國正逐漸著重于自上而下地解決上級控制過強的問題。例如專業團體的信息分享,對于那些為了商業目的而對自己的發現主張所有權的教授,政府的限制也在逐漸減少。
目前,中美之間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交流基本上是開放的,中美學者會在對所有人開放的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研究機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報道稱,在發展尖端人工智能技術方面,中國仍然有自己的優勢。清華大學的王勝金說,中國公司和大學掌握的大量數據,眾多在中美兩地接受培訓的中國工程師都有助于國家的這項工作,此外還有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