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年02月22日 5994瀏覽
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已成為賦能科技創新、助推產業升級的新動能。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發展區域,擁有良好的政策環境、數字基礎設施、人才資源和市場需求,是我國算力產業的重要發展高地。
進入2024年,京津冀地區的算力產業發展會有哪些明顯的趨勢和變化呢?
場景多元化國內最大市場區域
從整體看,北京及周邊地區算力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市場競爭激烈,應用場景多元化,創新能力突出。如果從IDC市場角度看,北京一直是國內最大的市場區域。
根據《2022-2023年北京及周邊地區IDC市場研究報告》,2022年,北京及周邊地區IDC市場規模達到410.2億元,較2021年增長15.5%,在全國IDC市場領跑。
2018-2022年北京及周邊地區IDC市場規模(億元)
從運營機柜數量看,北京及周邊地區數據中心在運營機柜規模總量達到54.5萬架,是全國數據中心在運營機柜規模總量的20.8%,也是全國數據中心在運營機柜規模最多的區域。
其中,北京市在運營機柜數量達到34.5萬架,占北京及周邊地區在運營機柜數量的63.3%,是全國在運營機柜數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及周邊地區IDC產業服務的客戶涵蓋了電商、視頻、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金融、教育、醫療等傳統行業。
在2022年的北京及周邊地區算力需求結構中,包括電商、視頻在內的互聯網行業占比為58.9%,云計算行業占比為23.2%,傳統行業占比為17.9%。其中,以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快手、京東、美團、百度等為代表的頭部互聯網企業,是區域IDC市場的需求主體。
雙管齊下塑造地區算力格局
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和能源壓力的雙重因素下,北京市多年以來一直嚴控數據中心建設。隨著ChatGPT帶動的人工智能產業爆發,北京市對算力基礎設施政策做出了多次調整。
今年4月份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數據中心項目節能審查的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在2021年版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對可再生能源應用、中水利用,以及監督審查都提出了更加細致的要求。該規定于8月4日正式實施。
5月份,北京市提出了算力伙伴計劃,加強與頭部公有云廠商等市場主體合作,推動海淀區“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等項目建設,并先后發布了多批算力伙伴名單。10月份,在算力伙伴基礎上再次提出算力券舉措,通過折扣+算力券的方式,降低企業算力使用成本,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的發展。
從2023年北京市審批通過的數據中心項目也可以看出,目前通過審批的項目除能效指標這一門檻外,均為智算類型數據中心。這一趨勢還將在2024年延續。
北京市政府印發的《202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明確要求落實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擴大智能算力供給規模,并且對高能耗老舊數據中心進行改造。
與此同時,周邊地區也在為承接北京地區溢出的需求做準備。以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所在地張家口為例,河北省年初印發了《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增標準機柜55萬架,總量達到70萬架,算力規模達到15EFlops。
顯然,在全新的形式下,京津冀地區的數據中心產業將面臨進一步的變化和發展。
內容來源:中國IDC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