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年07月22日 9550瀏覽
多年以來,作為云計算的一個分支,邊緣計算的興起受人矚目,吸引了眾多的企業進入這個領域,在不同的模式下進行業務模式、服務形態和技術組合的探索。相應產業巨頭也進行投入和收購,提前布局。
國際上,2022年1月份,關于邊緣計算的最大新聞來自安波福(Aptiv), 這家專注全球汽車零部件的行業巨頭,宣布以43億美元從私募股權公司TPG Capital手中收購風河(Wind River),成為邊緣軟件服務商領域的最大一筆收購。
在國內,相應的軟件、硬件、服務和業務形態的上下游產業鏈也在逐步形成。6月初,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牽頭發布的《邊緣計算市場和用戶洞察報告(2022)》公布了一張2022邊緣計算產業全景圖。這張全景圖揭示了一個事實:
和已經成熟的公有云、私有云相比,邊緣計算還處在上升期,其中創新企業百花齊放、行業巨頭卡位布局、業務模式逐漸清晰的階段。全國目前已經有100余家都在不同程度布局邊緣計算,這些企業在邊緣計算上的產業觸角已經覆蓋邊緣安全、邊緣應用、邊緣軟件到邊緣云、IoT、邊緣硬件多個細分領域。
圖片來源@信通院
邊緣計算的實現路徑
根據信通院對邊緣計算市場的調研,2021 年我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36.4億元,在這400多億元的市場中,邊緣計算的實現路徑有多種。與云計算相區別,邊緣計算是為了滿足用戶對低時延、帶寬成本降低、安全與隱私保護、彈性敏捷部署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按照信通院的定義,邊緣計算中的邊緣主要有云區域邊緣、網絡邊緣、企業邊緣、設備邊緣等四大類。云區域邊緣指的是區域數據中心(互聯網邊緣云),網絡邊緣則指的是伴隨電信網絡而建立的邊緣計算節點(5G MEC、CDN),企業邊緣是企業自己的數據中心,而設備邊緣則更多指的是IoT設備邊緣。
圖片來源@信通院
但值得注意的是,信通院也強調,“邊緣”位置本身并不重要,用戶在需要“低延時”、“帶寬節約”、“敏捷部署”、“安全隱私”等數字化場景時,都可以稱之為邊緣。所以也有另外一種定義邊緣的說法,沒有突出邊緣位置的重要性,而是根據邊緣建設的投入程度,將邊緣計算分為重邊緣和輕邊緣兩種邊緣部署形態。
邊緣計算中文社區發布的《中國邊緣計算產業研究報告(2020-2021)》中指出,重邊緣一般和5G結合,部署在基站后面,而輕邊緣一般部署在基站前面,下沉物聯網設備或者工業產線現場。從交付模式上來說,在重邊緣領域,還存在兩種細分形態的交付模式:一種是運營商從5G演進角度發展的MEC邊緣云模式,另外一種是CDN服務延伸出來的云邊緣模式。
圖片來源@邊緣計算中文社區
三種交付模式中,核心的區別在于形態的大小和網絡的類型,以及由此導致的性能、覆蓋性、易用性等方面的區別。總的來說,重邊緣對5G管道等剛性要求比較高,建設成本更大,但是帶來更好的空間延展性、計算能力和網絡帶寬。
圖片來源@邊緣計算中文社區
在邊緣計算中文社區看來,和輕邊緣比較,5G MEC(Mobile Edge Computing)重邊緣計算在大帶寬和低延時并存的場景中具備更廣闊的前景,比如制造、港口、文娛和園區類場景,5G MEC重邊緣能夠提供更好的數據上下行所需的帶寬能力、數據處理所需的計算能力、指令控制所需的低延時和安全所需的數據私密性。
5G MEC的重邊緣新模式
5G MEC的發展前景被看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5G在中國實現比較廣泛覆蓋的同時,已經能夠與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進行比較深入的結合。
今年年初北京冬奧會場就已經成為了“中國5G技術”的舞臺,囊括了室內、室外、山地、森林、封閉區、非封閉區等多類場景,冬奧會5G場館采用的是切片網絡的方式,用切片網絡隔離出一片區域進行5G專網覆蓋,以達到大帶寬、低延遲的網絡效果,區域內可以支持遠程醫療、高清視頻轉播等場景應用。
冬奧會這種與5G結合的邊緣計算方式,實質上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5G MEC。而尤為重要的是,由于邊緣位置位于通信基站后且放置在通信機房,所以5G MEC的部署一般需要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因此在5G MEC這件事上,電信運營商具有一些天然的5G MEC接入優勢,由此三大運營商目前正在就邊緣計算機房建設做中長期的機房建設投入。
加速V2X等場景落地
中國的車聯網上下游產業鏈非常完整,這使得中國具備電動汽車整車集成和制造的能力。而在5G方面,車聯網又是5G的一個重要流量入口,不過中國的V2X的真正規模化商用仍然需要更多研發和投入。據了解,適應投入使用的大部分V2X項目都是區域式的,只在某個固定片區進行。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能夠支撐車輛上路的邊緣云節點尚需要進一步完善。而車聯網要達到真正的車路協同,5G MEC是重要的技術環節。基于 5G MEC和云邊協同將復雜的數據處理、分析和控制策略交由中心云,將實時性要求高的計算和服務交給邊緣云,然后完成車路協同的閉環。
C-V2X云、邊多級架構下的車路協同
5G基礎設施、產業鏈的完備,給5G應用場景提供了衍化的土壤,這使得中國的邊緣計算生態也在逐步建立,在實踐和技術領域也處于國際領先的地位。2年前,國際首個5G邊緣計算開源平臺EdgeGallery宣布開源。
EdgeGallery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騰訊、等幾家國內創始成員發起的、專注5G MEC的邊緣計算開源項目,實現網絡能力(尤其是5G網絡)開放的標準化和邊緣應用開發、測試、遷移和運行等生命周期流程的通用化。這項由中國公司發起的開源項目,也收到了國際上的一定的關注,目前一家來自德國的制造行業巨頭已經參與社區,并嘗試在其自身行業領域進行整合和落地。
既然中國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鏈都利好邊緣計算的發展,那么在5G技術加持下,中國的邊緣計算服務商能否迎增長轉折點?從市場反應看,雖然邊緣計算是云計算的一個分支,但市場足以具備培養獨角獸的能力,只不過,中國目前的邊緣計算以及技術產業生態還在早期蓄力階段,新的邊緣計算業態的產生或許也要假以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