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年07月19日 9327瀏覽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鼓勵、規范數據中心建設,IDC上下游企業也都“各顯其能”,為了推進“東數西算”工程而努力。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和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的不斷推進,數字技術逐漸滲透到各行業企業業務的方方面面。當下,企業在將業務數字化的過程中,越來越追求業務部署的速度,這就對作為產業數字化底座的數據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眾所周知,數據中心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投資資金量大,但是為了滿足各行業企業快速部署業務的“剛需”,IDC建設方也在不斷的進行技術迭代,意圖縮短數據中心建設周期,從而實現快速交付的能力。
近年來,隨著IDC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建設方采用模塊化、預制化的方式進行數據中心建設。此舉將數據中心的各個“單元”在工廠內預先制造完成,再通過物流運送到數據中心所在地,進行吊裝、拼裝,從而大幅縮短數據中心建設周期。
模塊化數據中心是為了應對云計算、虛擬化、集中化、高密化等服務器的變化,提高數據中心的運營效率,降低能耗,實現快速擴容且互不影響。
多—隨著企業對算力需求的不斷增加,數據中心的數量及規模近年來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趨勢。越來越多大型、超大型的數據中心“拔地而起”。如采用模塊化的方式建設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可以逐步增加,可以從單個模塊到幾十個微模塊根據需求分期建設,分期部署。此舉可大幅提升數據中心的擴展性,應用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中,可使任何大小的IT空間的配置都達到最佳狀態。與此同時,微模塊數據中心方案還可顯著降低了數據中心在使用壽命期間的成本。
快—隨著企業對業務部署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傳統形式建設數據中心,已難以滿足現階段企業對算力及業務數字化需求的增長。相較傳統建設方式,預制化模塊機房的優勢顯而易見——建設周期短。模塊化數據中心在規劃及設計上,因為“有法可循”,可根據設計目標以合理的方式配置系統結構;每個模塊可以批量生產,現貨供應;標準化的連接方式可減少現場配置與連接的工作量,加快安裝速度。
好—對于IDC服務商而言,運維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用戶的利益。傳統運維方式,對資源的掌控并不清晰,且運維人員運維水平良莠不齊,缺乏統一的服務接口人,容易出現故障預警、故障響應、故障處理等操作不及時。而大量的日常運維日志,也缺乏系統性的統計、利用。隨著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數據中心層面也逐步將智能化+模塊化進行融合,從供配電、機柜、制冷、綜合布線等多方面出發,采用智能化+模塊化,做到“極早預警”,進一步降低了運維難度,提升了數據中心穩定性。
省—在“雙碳”戰略目標下,高載能的數據中心行業實現碳中和刻不容緩。眾所周知,機房IT設備散熱是數據中心內部電力消耗的“大頭”之一。模塊化機房大多采用封閉冷通道的方式,將冷氣與熱氣隔離,從而提升了整體的制冷效率。不僅于此,空調與IT機柜并排間隔擺放,采用空調水平送風直接對機柜吹冷風,可在滿足散熱需求的同時,進一步降低能耗,為客戶節約運營成本,降低數據中心整體PUE。
雖說預制化、模塊化數據中心有諸多好處,但數據中心相較于其他科技類行業而言,技術迭代一直持有較保守的狀態,固現階段數據中心還是以傳統的設計建設方案為主。
預制化、模塊化的方式建設數據中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隨著“東數西算”及“雙碳”戰略目標等政策的推動,肯定會對數據中心的建設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在企業對業務部署的速度高要求下,模塊化、預制化數據中心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隨著模塊化、預制化相應技術的不斷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并采用這種同時滿足“多快好省”的技術,建設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