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1日 9295瀏覽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數字技術創新實現多點突破,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正逐步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互聯網作為互聯互通的重要信息平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愈加凸顯。
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網民呼聲,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都是大勢所趨。
所謂的互聯互通,并不是平臺自身技術系統的打通,而是在相互兼容性上給對方提供接口,開放API(應用程序接口)。從用戶體驗來說,在一個平臺使用移動支付的時候用微信或支付寶都可以,或者在微信上既能打開京東的鏈接,也能打開淘寶、抖音的鏈接。從實際情況看,平臺間鏈接屏蔽問題并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互聯互通還存在許多具體如何落實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推進。
目前很多大數據平臺內部并沒有真正做到互聯互通。隨著平臺壟斷形式的層出不窮,我們也要有新的約束,在技術手段之外,還要通過法律手段來保障。
大部分消費者希望平臺可以實現互聯互通,通過推動平臺間API開放與信息交互,優化安全治理體系,逐步打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互聯網內容安全是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異常檢測是實現智能化網絡空間治理的核心技術,目前的技術要求不但能檢測,還要用AI技術實現控制主動防御,形成閉環。時空網絡大數據計算能夠優化交通、物流等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孿生、元宇宙都是賦能智慧社會新引擎,這些尤其需要網絡空間社會的公共安全及治理。
如何理解互聯互通,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際上也就是如何解決“開放”與“控制”間的動態平衡問題。
可以選擇兩種思路進行技術改革:一種是在現有的技術環境和技術條件下討論政策規制問題,另一種是修正當時的萬維網設計并發展出新的技術路線。
互聯網從開放到封閉的過程有其邏輯。早期互聯網發展更多表現為開放,因為它重新吸納組織了工業化時代生產方式的資源和要素,后來隨著互聯網的變化,尤其是所謂平臺興起和牢固,逐漸推進數字市場的基礎設施,這個過程是一個控制過程,也是其走向封閉的邏輯。
從宏觀角度講,平臺市場間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的相互開放可以進一步釋放更多紅利。比如新就業形態的勞動評價標準,在不同平臺或企業之間的勞動價值的認可應該是連續性的,這是一種市場基礎設施,只有靠公共權力才能在全國范圍內搭建。再比如通過平臺市場互聯互通,小企業可以借助大型平臺的流量,大型平臺也可以向小企業提供云計算或者其他軟件獲取收益。
在實際環境中,平臺企業可能只有動力在自己的平臺上搭建基礎設施,無法連通不同的市場。公共政策應該在這個角度上發力,但打破大平臺間壁壘也不能單靠強制力,還要讓市場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作用。
今天的互聯網主要平臺本能地會利用規模效應尋求市場支配地位,要通過外在監管,讓它克服本能,兼顧一些社會公共性目標。企業利益、消費者權益、政策監管,這是一場多方博弈,打破圍墻壁壘,推動大型平臺間互聯互通,還需多方攜手并進。
文章來源:網絡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立于2012年。公司坐落于石家莊市橋西區物聯網大廈一二層,總資產1億元人民幣。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企業云應用、華為云、大數據技術、IDC基礎設施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通過河北省高新技術認證、河北省服務外包50強、河北省創新型企業、首批京津冀協同發展“瞪羚”企業。
公司依托強大的研發及云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高效的駐地云服務、互聯網接入(ISP)、智能硬件、大數據、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以及跨領域行業云平臺解決方案。熱線:400-031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