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經濟形態的重大變革,往往催生并依賴新的生產要素。正如勞動力和土地是農業經濟時代主要的生產要素,資本和技術是工業經濟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正逐漸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生產要素。
“大數據”作為一種概念和思潮由計算領域發端,之后逐漸延伸到科學和商業領域。
近10年來,大數據相關技術、產品、應用和標準快速發展,逐漸形成了覆蓋數據基礎設施、數據分析、數據應用、數據資源、開源平臺與工具等板塊的大數據產業格局,歷經從基礎技術和基礎設施、分析方法與技術、行業領域應用、大數據治理到數據生態體系的變遷。
大數據提供了一種人類認識復雜系統的新思維和新手段。
理論上來講,在足夠小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對現實世界數字化,可以構造現實世界的一個數字虛擬映像,該映像承載了現實世界的運行規律。在給定充足計算能力和高效數據分析方法的前提下,對這個數字映像的深度分析,將有可能理解和發現現實復雜系統的運行行為、狀態和規律。
大數據為人類提供了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探知客觀規律、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新手段,這也是其引發經濟社會變革最根本性的原因。
?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信息化經歷了兩次高速發展浪潮,第一次是始于20世紀80年代,隨個人計算機大規模普及應用所帶來的以單機應用為主要特征的數字化(信息化1.0)。
第二次是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互聯網大規模商用進程所推動的以聯網應用為主要特征的網絡化(信息化2.0)。
當前,我們正進入以數據的深度挖掘和融合應用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階段(信息化3.0)。
在“人機物”三元融合的大背景下,以“萬物均需互聯、一切皆可編程”為目標,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呈融合發展新態勢。
信息化新階段開啟的另一個重要表征是信息技術開始從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向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轉變,進而催生一種新的經濟范式——“數字經濟”。經過幾十年積累和儲備,數據資源大規模聚集,奠定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立于2012年。公司坐落于石家莊市橋西區物聯網大廈一二層,總資產1億元人民幣。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企業云應用、華為云、大數據技術、IDC基礎設施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通過河北省高新技術認證、河北省服務外包50強、河北省創新型企業、首批京津冀協同發展“瞪羚”企業。
公司依托強大的研發及云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高效的駐地云服務、互聯網接入(ISP)、智能硬件、大數據、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以及跨領域行業云平臺解決方案。熱線:400-031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