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了算力內涵并引入測算指標FLOPS,對數據中心發展質量進行評價,指出到2023年底,總算力規模將超過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將達到10%,到2025年,總算力規模將超過300EFLOPS。
算力將成為數據中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評價依據。 加快推進數據中心從粗放式的機架規模增長向增強算力的高質量發展演進,將增加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中心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賦能程度和應用效果提升。 面向這一目標,要提升單體數據中心的算力算效水平,推進高性能算力、智能算力、通用算力等多元化算力供應。
★“異構”正在加速計算需求的提升。 當前,高性能計算能力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在核能研究、氣候科學、高分辨率氣象學和海洋學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逐漸成為數據中心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感知數據、元數據、傳感級數據等多樣化數據類型成為智能計算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算力從傳統的CPU、GPU邁入NPU、VPU甚至XPU主導的智能異構算力時代。 數網協同助推算力資源優化
★推進數網協同,將促使算力資源調度的優化。 數網協同能夠實現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在“云、邊、端”靈活調度, 將不同算力需求的業務應用分發到“云、邊、端”的算力節點。 東部地區的數據源到西部地區的數據中心,需要依托網絡進行算力資源調度和數據要素流通,數網協同機制的建立能夠打通供需,優化網絡途徑,提升跨區域數據調度能力。
★網絡質量監測體系是數網協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立健全的數據中心網絡質量監測體系,需增強網絡監測平臺能力和監測設備性能,在推進數網質量監測的同時,注重提高算網質量監測能力。
打造網絡直連、邊緣數據中心等數據中心建設模式,將滿足新型業務應用需求。 優先在國家樞紐節點內的新型數據中心集群間形成網絡直連,不僅將滿足算力調度,以及高頻實時、跨網跨區的數據交互和業務交互需求,同時還將促進邊緣算力與數據中心相結合,完善邊緣算力供給體系,支撐邊緣數據中心建設,實現邊緣數據中心與基礎設施協同部署,滿足電力資源、土地資源等各類資源需求和極低時延網絡等業務需求。 智算中心夯實“算力底座”
★布局智算中心,將完善多元異構的算力設施建設。 智能計算使生產力得到充分釋放,將信息化設備改造升級為生產工具,智能計算中心融合多元異構算力設施,能夠提供滿足智慧生產和生活需要的智能化服務,打造有力支撐AI發展的新型算力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雖然我國智算中心建設存在AI芯片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薄弱、高性能算力供給難以有效支撐AI算力資源靈活調度等問題,但是未來,高效集約的智算中心將實現技術架構融合,提高計算性能和服務效率。 通過打造涵蓋新型超高速內外部互聯技術、池化融合、重構技術等在內的融合架構,將推動多元異構算力設施實現高速互聯,形成高效池化的智算中心。 同時,通過軟件定義,將實現硬件資源池的智能化管理,顯著提升軟硬件性能水平,保證業務資源的靈活調度和監控管理的智能運維。
★智算中心發展前景廣闊。 智算中心將提供數據服務、算力服務、智慧服務,無論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智能制造發展,還是智能醫療升級等,都需要智算中心高效、可靠的支撐,依托智算中心的AI 開放服務平臺,將 加速行業應用智慧化、產業發展智能化、服務管理一體化。
隨著整個社會加速數字化轉型,算力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新型數據中心高集聚、高算力、高能效、高技術的發展特點,不僅將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更將有力支撐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 助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立于2012年。 公司坐落于石家莊市橋西區物聯網大廈一二層,總資產1億元人民幣。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企業云應用、華為云、大數據技術、IDC基礎設施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通過河北省高新技術認證、河北省服務外包50強、河北省創新型企業、首批京津冀協同發展“瞪羚”企業。
公司依托強大的研發及云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高效的駐地云服務、互聯網接入(ISP)、智能硬件、大數據、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以及跨領域行業云平臺解決方案。 熱線: 400-031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