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年10月10日 14293瀏覽
♦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徹底釋放了人們的購物出游熱情
在這個超長假期里,線下音樂節強勢回歸,迎來“最強國慶檔”;多部熱門大片假期扎堆上映,熱鬧的電影院又回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成了不少市民的國慶首選……生活恢復如常,變化也在悄然發生。大數據顯示,人們比以往更愿意全家出行,小鎮居民成為消費主力人群,游人在外地更加“隨性”……透過消費數據,盤點黃金周,假期消費有哪些新變化?
♦黃金周期間,長線游全面恢復并超越去年同期。消費市場興旺紅火。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7日多項消費數據再創新高:國內旅游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8.47%;國慶檔票房約42.15億元,較去年的19.08億元,同比增長120.9%。
♦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通過外賣軟件購置物品送貨上門的用戶增長了兩倍以上,票務平臺的提前預約門票酒店的預定量上漲了30%,通過旅游平臺預訂門票已經成為了游客的習慣。
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等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技術應用已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它們正在為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帶來深刻的改變。有了大數據,還能發現一些以往察覺不到的變化。比如,越來越多的人出游時愿意“輕裝上陣”,箱子帶的東西越來越少,到了當地缺啥買啥。比如,在外地不再執著于去飯館用餐,異地外賣更火了,這些都能通過大數據展現在我們眼前。
同時隨著數據量的增大,存儲這些信息需要更大、更智能的存儲工具。
♦河北慧日擁有的智慧應用-大數據中臺就能提供大數據規劃咨詢、大數據運營服務、技術實施交付服務等。大數據中臺的優勢有很多,包括數據私有化(本地化部署,數據企業自有)、GDPR標準(滿足國際數據安全標準)、雙數據架構(滿足不同數據量需求)、高并發支持(500用戶/秒數據入庫,1500用戶/秒標簽計算)、第三方數據交換(創造跨生態數據增強能力)。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跟上大數據發展的進程,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