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1550瀏覽
十年前,浙江大學提出了一個讓人激動的概念——智慧校園,在這幅藍圖中,校務管理透明高效、校園生活方便周到、網絡科研創新發展。十年間,各種智慧校園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入市場,然而,學校以高價購入的高端智能產品,最終卻只淪為了高科技擺設,成為校園中的信息化“花瓶”。在這樣的語境下,國家于2018年發布了標準《智慧校園總體框架》(Smart campus overall framework)。兩年過去,很多事情都在向好的方面改善,但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本質上的解決。
首先要了解學校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真實需求、想解決哪些具體問題。通過實地檢測,發現學校問題,并提出優化解決的方案。是俘獲高校“芳心”的重要步驟。
其次智慧校園要落實到實地上,真正做到智慧校園,讓學生老師體會到變化,以及科技帶來的便利。
慧日就做到了這一點,扎根學校教育教學業務,在學校實踐中深度打磨,形成了以“教學+評價”為核心,以“管理輕應用”為特色的產品服務體系,提供知識圖譜、立體教學、多元評價、自適應學習、管理輕應用、智能助教終端等相關產品,并為學校各角色用戶,提供各終端的應用入口,形成了“數據+平臺+應用+入口”的完整智慧教育應用生態。
成功案例
想要本質上解決,其核心在于技術的真正落地。只有真正懂教育行業、了解學校需求的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垂青。在未來的發展中,只有既懂行業、又掌握領先技術的公司,才能持續保持領先。需求才是王道,貼近需求,智慧校園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智慧校園建設選擇慧日,俘獲你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