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8年10月26日 11986瀏覽
機器與機器之間如何在云端實現互聯?10月25日,第四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期間,以“萬物互聯,軟件定義”為主題的中國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佛山峰會在博覽會現場舉行。峰會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委員會和廣東工信兩化融合中心主辦,來自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就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態勢和優秀應用案例進行了研討。
隨著工業互聯網概念的升溫,國內外近年來涌進了一大批企業。在廣東省經信委原調研員袁國清看來,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主要分為三大流派,分別是制造企業、技術服務商和互聯網企業,它們在進入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時候,具有不同的戰略思路和商業模式。其中,制造業企業開發的平臺以富士康BEACON為代表,重視制造業服務化的路徑。
“企業的‘云改’勢在必行。”中國電信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中心主任張東認為,在消費互聯網已經十分成熟的當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成為必然。過去工廠向外提供產品,工廠本身是不開放的。但是將來隨著設備智能化、網絡泛在化,工廠內的數據可以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針對性開放。
企業過去雖然也使用互聯網,但是與當前的工業互聯網理念有所區別。傳統的工業網絡體系存在網絡割裂、技術老舊等問題,互聯網主要用于商業信息交互,大量的數據在里面“消失”了。而在工業互聯網之下,企業的資源組織方式、與客戶的連接方式發生變革。“云平臺成為整個工業生產的抓手和核心,中國企業有可能在新的互聯網下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張東說。
發展工業互聯網,政府層面在推動,產業界自身也在發力,近兩年一大批企業涌入工業互聯網行業。廣東省經信委原調研員袁國清在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主要分為制造企業、技術服務商和互聯網企業三大流派,它們在進入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時候,具有不同的戰略思路和商業模式,滿足相應的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