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6日 5857瀏覽
算力是新型生產力,是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政府建設的新引擎。目前,算力已經在數字政府、智慧醫療、遠程教育、金融科技、工業互聯網、航空航天、文化傳傳媒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為了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算力核心技術攻關,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提高算力供給能力,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該計劃旨在構建以5G網絡和千兆光網為基礎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數據中心集群體系;推進超級計算中心建設和運營管理;促進核心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豐富融合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賦能重點行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工作。
算力產業面臨機遇與挑戰
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算力產業將面臨以下幾方面的機遇和挑戰:
機遇方面: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算力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需求動力;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突破為算力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優勢;國家戰略的引領和政策的扶持為算力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
挑戰方面:算力產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仍存在一定的依賴和短板,需要加強自主創新和自主可控;算力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需要加強協同發展和資源共享;算力產業的發展還面臨一定的風險和隱患,需要加強安全保障和風險防范。
如何發展算力產業
算力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保障,是數字創新的源泉和動力。算力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效益。算力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萬金油”,如何發展算力產業促進數字經濟的增長?成為行業關注的問題。
數字化廣泛應用帶來了很多生機也帶來很多挑戰,其中一個挑戰是速度的挑戰。例如,2022年10月30日ChatGPT 3.0發布,三個月后ChatGPT 4.0發布。三個月迭代升一級,它的效率提高了500倍,而且升級的速度明顯上升,更快、更智能。算力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提高效率和質量、適應新場景和新物種的需求。
算力行業不僅要追趕國際先進水平,而且需要超越,形成更快、更好、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這就需要我們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算力品牌。
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全球化,并高舉“一帶一路”的旗幟,與全球共同抗擊挑戰,共同迎接新的未來。在全球化時代,我們需要擁抱變化、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代世界創新有個特點,最有價值的創新來源于跨學科、跨部門、跨地區、跨領域的合作。
一是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好中國經濟才會更好;二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環境好中國科技創新環境才真正好。
在協同創新過程中,算力產業需要形成產業鏈、供應鏈、技術鏈、生態鏈相互交叉的產業集群模式,并借助政府部門、參與機構、市場環境等生態要素來促進協同創新。
未來一段時期,算力將驅動數字產業化發展進程,提升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活躍度,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將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激發實體經濟各環節的數據價值,為各行各業生產效率提升、商業模式創新、服務能力優化提供有力支撐。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帶來算力產業的爆發式增長。
算力發展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和廣闊的前景,隨著我國加快數字化轉型對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算力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加強技術攻關,緊跟算力應用的不斷演化和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推動算力產業生態體系建設,降低算力使用門檻,增強算力應用賦能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支撐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IDC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