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十年間,數字技術已在全球普及開來,許多國家正在快速布局數字基礎設施。 目前,移動寬帶網絡覆蓋全球九成人口,不少國家已啟動5G網絡推廣計劃。
截至9月,中國已開通建設99.3萬個5G基站。 同時,信息收集、存儲、分析和傳輸技術的進步推動數據使用爆炸性增長。 疫情防控期間,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居家辦公、疫情追蹤及診斷等方面,為減緩疫情的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消除貧困、促進共同富裕方面也極具潛力。
?首先 ,數字技術讓人們接觸到前所未有的豐富知識,幫助他們 提升技能,提高就業能力 。 數字技術還能更好地匹配求職者與招聘職位, 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 降低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運輸成本。 “用戶生產內容”使得內容制造者能夠直接接觸受眾,并以此變現。
截至2017年, 電子商務為中國農村地區創造超過2800萬個就業崗位,大幅提高了人們的收入。 需要指出的是,若要充分享受電子商務的紅利,還需要物流、熟練工人和融資渠道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協同發展。
?其次, 在企業層面,數字技術有助于提高生產率,刺激私營部門投資。 研究表明, 互聯網降低了搜索、復制、運輸、跟蹤和驗證的成本,擴大市場并降低準入門檻。
在金融等領域,數字技術使支付和貸款成本降低。 在硬件方面,云計算逐步降低企業成本,“基礎設施即服務”模式成為新趨勢。 商業注冊、稅務申報等公共服務,也可以通過電子政務來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一些國家政府設立的一站式公共服務網站,就是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的范例。
?第三, 數字技術被運用在各國的減貧事業中 。 數字化身份證普遍運用于秘魯社會保護計劃,以保障公共資源發放到受助者手中; 泰國和菲律賓運用手機數據和地球觀測數據來更精確、頻繁地預測貧困水平,繼而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和目標; 在中國,貴州省開發連接多個政府部門的大數據平臺,為貧困戶提供醫療、教育和就業相關的實時信息。
不過, 數字服務的廣泛使用也帶來新的挑戰。 比如,壟斷和其他形式的市場濫用,經濟等領域的新歧視,過度的數據提取和隱私侵蝕以及網絡攻擊風險等。 世界銀行發布的《2021年世界發展報告: 讓數據創造更好生活》主張建立數據監管框架。 目前,中國和德國已開始采取行動,歐盟、美國、英國等提出了具體的立法建議。 此外,數據保護也是當務之急。 許多國家都在制定數據保護框架,嘗試通過規定具體權限和對數據處理活動進行限制等,幫助民眾控制其個人信息被訪問、收集和使用。
數字轉型可以極大推動全球減貧事業,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動已充分說明這一事實。 然而,從個人、家庭、企業到地區,全球仍存在著巨大的數字鴻溝。 縮小數字鴻溝,要在基礎設施建設等供給側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需求側政策,改善用戶需求和體驗, 確保每個人都能有效參與到數字化轉型中來。
來源: 人民日報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立于2012年。 公司坐落于石家莊市橋西區物聯網大廈一二層,總資產1億元人民幣。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企業云應用、華為云、大數據技術、IDC基礎設施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通過河北省高新技術認證、河北省服務外包50強、河北省創新型企業、首批京津冀協同發展“瞪羚”企業。
公司依托強大的研發及云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高效的駐地云服務、互聯網接入(ISP)、智能硬件、大數據、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以及跨領域行業云平臺解決方案。 熱線: 400-031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