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媒體消息: 國內某銀行生產中心存儲設備發生故障,導致包括核心業務系統在內的多個系統長時間中斷,柜面及各電子渠道業務均受到較大影響。
該行生產中心存儲設備(系某國外品牌)因容量擴容操作觸發光纖橋接器固件程序缺陷,造成大量磁盤在短時間內出現故障,兩個互為備份的控制器同時工作紊亂,數據無法讀寫,核心、柜面等系統停止運行。
該存儲設備還承載了該行虛擬化平臺中的數十個信息系統的數據。 造成6個多小時業務缺失。
該行未建立同城災備中心,異地災備中心僅實現數據級災備而未實現應用級災備,異地僅存儲了本地備份數據的遠程副本,同樣與生產系統數據存在較大差距,而且不具備業務所需要的基本軟硬件環境,導致核心、柜面、電子渠道等重要信息的災難恢復能力嚴重不足。
因故障存儲設備無法完全修復,該行緊急調配服務器和存儲資源,在本地搭建生產系統,導入備份數據,并通過人工補錄方式,逐步恢復缺失業務數據,才得以恢復業務運營。

對數字世 界及時有效的災難管控對于維持現實世界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之于企業、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數據保護”作為一項產業已引發業界廣泛熱議。 一個加強數據容災備份的時代呼之欲出。
回顧歷史進程中生產要素的變化,從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和勞動力,到工業革命后的資本和技術,再到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牢牢抓住時代精神內核,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新的生產要素。 而在今天,數據野蠻生長的時代不再,災備訴求已成為企業剛需,而數據保護市場也成為了全球主流存儲廠商和數據保護廠商覬覦的主戰場。 可以說,這不單單是數據的時代,更是屬于數據保護產業的新時代。
數據并非一切,但是一切都在變成數據。 它正成為我們洞悉世界的“一手資料”。 信息化時代,存放于各式各樣介質中的數據是社會及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 而人為操作的失誤、設備系統的故障、病毒侵襲、自然災難等事故頻發,難以預料的風險讓數據的存續變得不堪 一擊。
不久前,歐洲最大的云服務公司OVH位于法國的機房著火,一個數據中心被完全燒毀,數百萬網站癱瘓,部分客戶數據完全丟失且無法恢復; 去年東京交易所因系統故障后未順利切換關停一天,造成的經濟損失無法估量; 幾年前某云服務商因為底層磁盤靜默錯誤以及數據遷移操作不規范,致使企業用戶平臺級數據全部丟失的事故還歷歷在目; 在視數據為生命的金融行業,每小時數據中心停機損失更是高達648萬美元。 不只是數據中心設備的災難,平均一次勒索軟件攻擊能造成18天的停機,而勒索軟件攻擊數量在2020年同比增長150%以上,事件造成的贖金支付總額增加311%,致使3.5億美元贖金的額外支出。
前陣子,圓明園發布了365張老照片,喚起不少人對于萬園之園曾經輝煌一時的想象。 遭受同樣命運的還有被搶劫、焚燒的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以及被大火吞噬的建筑瑰寶巴黎圣母院......若數據流失,則文明最終將成為人類的想象。
隨著社會各行各業產生越來越多高價值 數據,業務一刻也不能等、不能停、數據一點都不能丟。 若不重視為數據筑起一道防線,則無一家企業能幸免于難。 面對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做好完備的災備方案設計必不可少,“無災備不數據”應該成為企業的共識,而不該再成為未來試探性的一聲叩響。
“數據保護”作為一個產業是近幾十年來的事。 源自二戰時期對人權、個人信息的思考和保護。 早期的數據保護,更偏向于對互聯網個人隱私、商業機密、國家安全,伴隨數字產業化深入人心,當下談論數據保護,更是企業級的數據保護,是對業務的連續性、數據的可靠性、合規性和不丟失提出的高要求,與傳統的“個人數據”保護并不是一個概念。
企業級的數據保護,包含了 容災、備份、歸檔 三個子解決方案,分別從以下三個角度解決了企業面臨的問題:
其一是 業務連續性 ,在遭遇災害時,信息系統能維持繼續正常運行,幫助企業實現業務連續性的目標;
其二是 數據可恢復性 ,防止系統出現操作失誤或故障導致的數據丟失;
其三是 法規遵從性 ,例如法律法規要求生產數據需要保存十年以上。
不讓數據“裸奔”,保障合法合規,是企業業務系統最基本的要求。
但同時,數據保護產業也在數字經濟時代迎來了很多新的挑戰,新技術、新應用快速發展,實時性業務越來越多,備份復雜度高、恢復時間長等問題亟待解決; 同時也需要在業務上加大創新,挖掘數據的價值。 與此同時,從下發的一系列對商業銀行信息系統、數據中心的管控指引可見行業監管也對業務連續性和核心系統容災標準規范提出明確要求。 這些挑戰也讓數據保護產業迎來新的機遇。

國內大數據浪潮讓市場看到了數據的價值,更是挖掘到了數據保護產業潛力無限的廣闊市場。 生產系統由裸機走向容器和云,數據保護由傳統災備走向數據價值變現,再到介質由冷變溫變熱。 而數據保護早已不再局限于僅對核心場景數據的保護,“熱數據全容災、溫數據熱備份、冷數據溫歸檔”開啟了為全場景數據保護產業生態保駕護航的新時代!
河北慧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位于石家莊橋西區物聯網大廈一二層,是二環內的一家數據中心,投資1個億,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建設有9個高標準的電信T3+級機房,內含42U雙路電源保障標準機柜1100架,目前已全部開通運營。 通過數據存儲和挖掘分析,為互聯網、金融、政務、電力、教育、醫療等行業提供數據信息服務和災備服務。 是您數據備份,數據災備的不二選擇。
在云、5G、AI的萬物互聯 智能時代,面 對萬億級的聯接,網絡復雜度的飛速增長,河北慧 日將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堅持創新發 展,為客戶提供全方面的云計算服務和綜合性IT解決方案。
歡迎您來電咨詢! 400-0311-765
萬物都在數字化,對數據的保護提供了重新審視產業發展的新視角。 商業時代的趨利避害,個體、企業、國家都渴望高價值創造繪就可期的未來宏圖。 邁入智能時代,沒有數據的未來不可想象,而沒有對數據保護的全心投入則毫無未來可言。
完整的災備架構設計、合適的解決方案實施以及嚴格的流程規范執行,是保障各行各業業務連續性的基礎,同時也是社會的需要和政策法規的要求,“無災備,不數據”,隨著企業客戶、IT廠商、第三方機構、國家和標準組織對數據災備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可想而知,拉長戰線,一舉成就時代弄潮兒,前途無量的數據保護產業發展空間遠不止眼前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