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12月6日,馬云應邀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發表了演講,其中一大噱頭就是“煮雞蛋”。馬云演講一貫聲情并茂,只是全球氣候與馬云之間為何隔著一個“煮雞蛋”的典故?原話是這樣的:十年前,阿里巴巴的年輕人算過一筆帳,10筆電商交易要消耗的能源可以煮熟4個雞蛋,現在阿里已經讓能耗下降到只煮熟1個雞蛋。”——馬云
原來是互聯網企業的數據中心能耗問題。
據悉,巴黎氣候大會演講第二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還和馬云會面,詳細商討了如何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項目。
不過,論數據中心節能,谷歌可謂全球做得最早、清潔能源應用最領先的企業之一,為啥聯合國不找谷歌要找阿里呢?難道是馬云“煮雞蛋”打動了潘基文?
1 中國數據中心能耗普遍高于PUE2.2
數據中心能耗對全球能源環境的影響有多大?
據悉,全球數據中心總量已超過300萬個,耗電量占全球總耗電量的1.1%~1.5%。與此同時,數據中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消耗大量的水資源,其設備廢棄后造成的污染,也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挑戰。
其實,就在一周前,27位全球頂級企業家一同發起了清潔能源計劃,預計投資數十億美元用于清潔能源研發,旨在集合政府與企業力量找到更多零碳排放的新能源。
而這其中,擁有大型數據中心的IT互聯網企業家就占1/3,包括馬云(阿里巴巴創始人)、比爾蓋茨(微軟創始人)、扎克伯格(Fackbook創始人)、貝索斯(亞馬遜創始人),以及Salesforce、惠普、SAP、領英、印度塔塔集團等至少9位IT互聯網企業的掌門人。
除了數據中心總量之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就是增速。
從這27位全球企業家所在地區來看,中國、印度、沙特、南非、尼日利亞都是除了美英德法之外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各個地區科技較為領先,數據中心建設更為迅猛的國家。據悉,全球數據中心增速拉動主要在于亞太地區,源于發展中國家中IT企業、互聯網企業和電信企業的發展動力。
那么,中國這個數據中心大國的情況如何呢?
據今年發布的《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工作方案》披露:我國數據中心總量已經超過40萬個,年耗電量超過全社會用電量的1.5%。其中,大多數數據中心的PUE(數據中心能源效率指標)仍普遍大于2.2(數值比越小越好)。與之相對比,美國數據中心的PUE值已達1.9,先進數據中心PUE已達到1.2。

2 分享經濟的綠色擴大效應
在聯合國看來,如果中國數據中心的能耗能夠顯著降低,對于全球的意義也許不亞于“中國解決了14億人口的溫飽問題”。潘基文找到馬云,可能也基于這個意義。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代表,阿里也是中國數據中心的建設大戶。通過十年的努力,10筆電商交易能夠將能耗從“4個雞蛋”減少到“1個雞蛋”,這本身的價值有之。但根據分享經濟理論,通過云的方式讓更多企業不必自建高能耗的數據中心,而共用PUE更先進的數據中心,也會擴大全社會的節能效應。如果阿里還能夠將這十年中“走過的坑”、“邁過的坎”與聯合國分享,也將是潘基文在全球推進云計算、大數據,試圖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的一大推進器。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不僅可以緩解全球氣候環境問題,帶來的還有全球的計算能力。

3 如何利用水能、風能、太陽能?
目前,數據中心在使用清潔能源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發達國家目前普遍通過應用節能、節水、低碳等技術產品,以及先進管理方法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實現能源效率最大化和環境影響最小化。
在國外,蘋果投資太陽能工廠,微軟使用風能為業務供電,谷歌除了水利發電之外,更是在聯合國氣候巴黎大會期間承諾,為數據中心供電額外購置842兆瓦清潔能源,包括北卡羅來納州購置太陽能電池板,俄克拉荷馬州購置風場,也包括瑞典的風力發電廠和智利的太陽能發電廠。
由此可見,水能、風能、太陽能是目前數據中心清潔能源的主體。


馬云在演講中就提到了阿里云千島湖數據中心的深層湖水降溫技術,使得數據中心90%的時間都無需電力制冷。這意味著它比傳統的空調制冷方式要節約能耗超過八成,比普通數據中心全年節電數千萬度,減少碳排放一萬多噸標煤,是目前亞熱帶最節能的數據中心之一。
除了節能,千島湖數據中心的另一大特色是節水,設計年平均WUE(水分利用率)可達到0.197,打破了此前由Facebook俄勒岡州數據中心創下的WUE0.28的最低紀錄。此外,它還采用了光伏太陽能、水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服務器余熱也被回收用作辦公區采暖。
據悉,在霧霾充斥的北京附近地區,阿里正在張北地區建設100%基于清潔能源的云數據中心。其建筑外表就覆蓋了太陽能電板,同時采用自然風冷和自然水冷系統。
馬云說,第一次技術革命,是對人類體能的釋放,讓人的力量更大;第二次技術革命,是對能源的利用,是對人類活動半徑的釋放,讓人可以走得更遠;而這一次技術革命,數據新能源帶來的計算能力,釋放的是人類的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