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年07月03日 12989瀏覽
數據中臺,是近年來大數據行業極為火熱的一項建設思路,2019年也被行業各路媒體稱為“數據中臺元年”,慧日云企也在積極探索數據中臺在各項業務中的實踐。
DT建設:從業務驅動到數據驅動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從歐美到全球的“信息化”時代開啟,企業和機構通過建設IT系統,初步嘗到了效率提升帶來的全新價值。這一時期,數據庫、存儲以及網絡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引領全球化的同時也加快了市場化的進程。至2005年左右,谷歌將云計算正式從幕后推到臺前,云的強勁動力又將世界的發展帶入了一個經濟、彈性、普惠的加速器中,讓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得以革新。成本的降低、計算力的增強、眾多基礎IT設施的普及,企業和個人的效率都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到2015年左右,隨著“大數據”概念的火熱,普遍認為世界已從IT時代進化到DT時代,“數據即資產”。
在此環境下,企業和政府機構開始尋求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首當其沖,便是進行基礎層的搭建,而其中最典型的實踐便是建設數字化業務系統。
從銷售管理到客戶管理,從流程管理到協同辦公,企業中一個個的信息系統被各個業務部門逐漸建立起來,形成一座座宏偉的“煙囪”。最初,每一座煙囪都彰顯著業務的火熱,亦如燈塔般照亮企業的未來。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建設,成本成倍增長,價值的增長曲線卻慢慢趨于平緩。至此,由業務驅動的數字化建設開始遇到瓶頸,業務間的多方協同要求這些業務系統不僅能獨立運行,還能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的共享交換,甚至是多方決策,從而促進一套新的解決思路誕生,這一思路便是如今火熱的“數據中臺”策略。
數據中臺:“變速齒輪”優勢凸顯
“數據中臺是什么?”
如今,“數據中臺”已經從一個技術專業詞匯,變成商業領域的熱詞。在趨之若鶩的大數據浪潮下,企業應不應該建中臺,應由業務所處的發展階段及核心的業務需求特點來決定。回到源頭,企業對數據的需求本質是什么?數據本身是一種高度抽象的“語言”,將業務、流程、經營結果進行抽象并可視化,為實現商業增值而服務。
數據的價值在于應用,而應用的基礎則是信息系統的建設。
對于擁有海量數據的企業或機構而言,數據的“匯集-管理-應用”建設過程是漫長的大型工程。基礎數據通常是多源異構的,源自于不同的組織形態、業務流程以及經營需求,在采集、治理、存儲和管理層面就需要全面的設計和體系化的建設。到了應用層面,面對快速變換的市場,當企業有了對需求和用戶更加深刻敏銳的感知時,就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應用需求。因此,在“重而穩”的后端和“輕而快”的前端之中,必須要有一個“變速齒輪”,用來協同效率與成本。
因此,數據中臺的價值,在數據海量異構、復用性強、需求更新頻繁的業務中,將會得到極大的釋放。并且,在前后端“解耦”后,技術的沉淀、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提升,又會為新的價值發現提供土壤。
慧日云企
公司依托強大的研發及云計算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高效的駐地云服務、互聯網接入(ISP)、智能硬件、大數據解決方案以及跨領域行業云平臺解決方案。聯系電話:400-0311-765